• 客服电话

    • 19990789788
    • 0451-82626294
    • 服务时间

    •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 微信二维码

三黄肉鸡饲养管理技术

首页标题    养殖技术    三黄肉鸡饲养管理技术

“三黄鸡”是我国著名的土鸡品种,具有羽毛黄爪子黄嘴巴黄的外貌特征。据史书记载,“三黄鸡”的名字来源于明太祖朱元璋的赐名,在《中国家禽志》中位列榜首。三黄鸡生长速度快,成年鸡体重约3-4 kg,公鸡100~110天出栏,母鸡120~130天出栏。三黄鸡肉质好,味道鲜美,脂肪丰满,肉蛋兼用,深受广大养殖户和消费者的喜爱。

一、外型特征

三黄鸡头部较小,以嘴、脚通黄为品种典型特征,公鸡有鲜红的大单冠,大部分羽毛为褐色,背部羽毛为深黄和红黄色,尾羽多为黑色。三黄鸡的另一典型外貌特征是尾翼呈鸵背状下垂,而其他品种鸡尾翼通常上翘。三黄鸡通常150天左右就能开产,属于肉、蛋兼用型鸡。该品种起源于江西省宁都县,现在广东、广西进行了大规模养殖和杂交选育,目前伊川县养殖量也较大。

二、养殖模式

三黄鸡以地面平养和大棚养殖两种方式居多,有些地方结合退耕还林项目,利用林下空地养殖三黄鸡,将林下散养和平养结合起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大棚养殖  三黄鸡传统的养殖方式是大棚养殖,优点是便于打扫卫生,预防接种效果好,生长发育快。缺点是造价比较高,鸡肉品质较差、口感不好。鸡棚又可以分为经济鸡棚和简易鸡棚两种,其中经济鸡棚多就地取材进行建设,造价很低。可对山地平整后,地面平养,棚顶使用布、稻草和石棉瓦层叠保暖,铺稻草4~5cm左右。经济型鸡棚可采用水泥框架结构,地面同上述,框架上可加装遮阳网,冬季保温,夏天隔热,能有效降低死残率。

2、地面厚垫料平养方式  三黄鸡的另一种常见饲养方式是地面垫料平养,该方法的特点是鸡舍的工程廉价、鸡的肉质比大棚养殖的好,缺点是鸡群容易接触粪便和污染的垫料,防疫困难,鸡群容易感染细菌性疾病,死残率较高,而且饲养管理难度较大,更换垫料费工费时。垫料主要有糠壳、锯末等,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玉米秆和稻草等农副产品混合后使用。垫料的厚度8~10cm为宜,如果出现霉变应及时更换。混合垫料的吸水性和透气性更好,可以为三黄鸡提供清洁舒适的生活环境。

三、饲养阶段的划分

根据三黄肉鸡的生长发育规律及饲养管理特点,可以将饲养阶段划分为育雏期(0-3 周龄)和育肥期(4-6 周龄)两个阶段。

1、育雏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及时“开水”  雏鸡出壳后一直处于高饲养密度的环境条件下,产生的热量不容易散发导致体热积累,长途运输又容易导致雏鸡应激,容易引起雏鸡脱水。雏鸡第一次饮水俗称“开水”,一般从出雏器出来后24-36小时后及时“开水”,此时应饮用35℃左右的温开水,同时在饮水中加入5%的葡萄糖和0.1%的维生素C,有助于减少雏鸡的应激,也可以添加高效电解多维。为预防鸡白痢和大肠杆菌病发生,在水中加入0.01%环丙沙星均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应放置足够多的饮水器,以保证所有的雏鸡都能喝到清洁的饮水。雏鸡如果不会自己饮水应进行调教,可将鸡喙碰触饮水器,帮助其学会自由饮水。

适时开食 雏鸡第一次喂食俗称“开食”,通常在“开水”2-3小时后进行。“开食”时将饲料用温开水调制到用手攥紧成团,松开后又能够自己散开即可,然后均匀平铺在开食盘上,诱使雏鸡自由采食。雏鸡出壳36小时后消化器官才能够具有消化食物的功能,因此,开食的早晚对雏鸡以后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开食过早会损害雏鸡的消化器官,影响以后的生长发育速度和生产性能; 开食过晚会导致雏鸡体力消耗过多,影响以后的生长发育。育雏期的喂料次数一般为:第1周喂5-6次/天、第2周喂4-5次/天、第3周喂3-4次/天、第4周后喂3次/天。

适宜温度 育雏期的环境温度特别重要,通常随着雏鸡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一般1-3日龄温度不低于33℃-32℃;4-7日龄32℃-30℃;8-14日龄30℃-27℃;15日龄以后温度降低到27℃-24℃。育雏期环境温度如果忽高忽低,变化太大,容易导致雏鸡患消化道疾病和感冒等,影响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严重时导致死亡。

环境湿度 不同发育阶段的三黄鸡对环境湿度的要求不尽相同, 1-4日龄对湿度的要求一般是65%-75%,4日龄以后的相对湿度一般为60%-65%。

饲养密度 三黄鸡在育雏期内的饲养密度应逐渐降低,前期通常30只/m2为宜,之后逐步降低至15只/m2以下。饲养方式对养殖密度有一定的影响,一般网上平养的效率较高,饲养密度可相对大一些,地面平养饲养密度应适当降低。

饲料营养全面  育雏期内最好饲喂优质的全价配合饲料,1周龄内的雏鸡饲料粗蛋白水平不能低于21%,代谢能不能低于12.5 MJ/Kg,否则会影响之后的生产性能。2-3周龄可适当限制饲喂,既能减少饲料消耗,又能降低营养代谢病的发生率。

光照  1-7日龄雏鸡每天光照时间大约23小时,光照强度20-30Lux;8-35日龄时光照长度适当减少,一般为18-23小时/天,光照强度10 Lux以上。每天关灯至少1小时,使雏鸡对黑暗环境逐渐适应,减少突发停电引起的刺激和恐慌,鸡群不至于发生拥挤。

2、育肥期的饲养管理

加强鸡舍通风换气  育肥期以通风为主、保温为辅。如果通风不畅,粪便发酵后产生的有害气体(氨气、硫化氢等)会造成鸡舍的空气污浊,引发各种呼吸道疾病,影响鸡群的生产性能。

严格消毒  每天应进行1次带鸡消毒。随着饲养时间的延长,鸡群产生的排泄物越来越多,鸡舍内环境污染越发严重,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威胁鸡群健康。郭灿甫

1

2022年3月14日 09:32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