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电话

    • 19990789788
    • 0451-82626294
    • 服务时间

    •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 微信二维码

浅谈北方小米种植技术

首页标题    栽培技术    浅谈北方小米种植技术

小米又称为粟,北方称谷子,起源于我国的黄河流域,是我国古代主要粮食作物,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农作物之一。小米的主产区在中国,占全世界产量80%。中国最早的酒,就是用小米酿造而成的米酒。小米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富含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氨基酸、脂肪及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生产中要提高小米产量,就要提高种植和管理技术,才能实现量高质优,从而增加收入。

1生长特性

1小米是禾本科植物,与其他粮食作物相比生育期较短,仅 80~130 天。小米具有耐旱,怕涝,耐贫瘠,耐储藏的特性,尤其适合在土壤较贫瘠,雨水少,干旱,缺乏灌溉条件的地区种植。

2选地整地

种植小米宜选在地势偏高或平坦,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土壤肥沃,排水畅通,微酸和中性的壤土或沙壤土上种植。前茬作物收获后,清除作物残枝,深耕深翻,耕深21cm以上。适当晒田,精细整地。整地要做到“早、深、松、碎、平”,整地质量的优劣将关系到播种、出苗以及后期的生长状况。结合整地施足底肥。通过精细整地,施足底肥才能为植株创造适宜的土壤环境,才能促进种子发芽、幼苗的生长发育,从而为增加产量奠定基础。

3选种备种

品种不同,其产量、抗力也有所不同。因此要结合本地气候特点、本田实际情况、茬口、栽培技术等方面选择最适合的品种。播种前精选种子,剔除秕谷、杂质。晾晒1天后,用种衣剂包衣处理,处理过的种子对提高出苗率、降低苗期病虫害效果显著。小米不宜重茬,否则易引起多种病害地高发,可与玉米、马铃薯、大豆、荞麦、小麦、甘薯等作物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

4适时播种

根据本地条件、品种特性和茬口进行播种是关键。春播时宜在土壤 10 cm 深处地温达稳定在 10~12℃时播种,播种深度宜在4~5 cm 左右。播种的种子量不宜过少,否则会出现缺苗断垄,缺苗少苗;反之,播种量过多,又会造成幼苗密集,植株纤细,增加间苗时间和人力,一般1hm播种量为 15~22.5 kg。

5田间管理

加强田间管理,保证全苗。小米种子小,易出现缺苗断苗现象。当幼苗3叶期,出现缺苗时要及时补种,6叶期要及时定苗。小米全生长发育期内,一般要进行3次中耕。第1次在定苗时,中耕除草时动作要轻缓,避免伤到幼苗及根部;第2次中耕在拔节期,结合中耕培土,进行浇水追肥;第3次中耕在封行之前,此次培土宜高一些,为根部健壮生长创造条件,避免出现防止倒伏。

6施肥管理

1)底肥。整地时施足底肥,底肥以农家肥为主,1hm2施加5.0~9.0万kg,再配施适量的磷肥。或每hm施用尿素 120~150 kg,过磷酸钙 600~750 kg,氯化钾 180~225 kg。

2)追肥。根据植株长势、不同生长发育期,进行科学追肥。

拔节期要及时追施拔节肥,追肥必须在抽穗前施入,避免谷子贪青晚熟。地力好、基肥足的高产田要轻施拔节肥;反之,要重施拔节肥。孕穗期追施“攻粒肥”,此次追肥可结合中耕培土和浇进行。谷子开花期如出现脱肥,要追施少量氮肥。灌浆期可采用叶面追肥,可喷施0.5%~1%的尿素溶液或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使叶片的功能期得到延长,促进干物质的形成,从而增加粒重。

7防治病虫害

1)叶斑病。小米叶斑病是生产中常见的病害,主要为害叶 片。叶斑病属真菌性病害,病菌在植物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可借助风力、雨水进行传播蔓延。叶斑病多发生在多雨年份,多雨季节,排水不畅,潮湿,养分不足等条件下,

该病具有再浸染特点。叶片发病,初期叶片生出灰褐色的椭圆形至梭形病斑。发展后病斑扩大。后期斑上生出小黑粒点,即分生孢子器。发病初期,可用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0%防霉宝超微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喷洒防治,8~10天喷1次,连喷2~3次。

2)黏虫黏虫以茎叶及穗为生,被咬食后出现缺刻或只留下叶脉,或是把嫩茎或子粒咬断吃掉,严重影响小米产量。虫害大发生时可将作物叶片全部食光,给农户造成巨大损失。黏虫具有群聚性、迁飞性、杂食性、暴食性,是一种重要的、全国性的农业害虫。发现虫害,立即防治。尤其在幼虫2~3龄期防治最佳,可用DDV熏蒸法,在晴天无风的傍晚进行。或用2.5%的功夫、氯氰菊酯兑水喷雾防治。辅助措施以田间草把诱集成虫和卵块,集中销毁,减少为害。

保护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害虫天敌。黏虫的天敌有燕子、麻雀、鸟类、蛙类、螨类、线虫、蚂蚁、黑卵蜂、螟蛉绒茧蜂、寄生蝇、姬蜂类及寄生菌等,对黏虫的发生都能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8适时收获

在小米蜡熟末期或完熟初期时要适时收获。脱粒后置于干燥通风处进行晾晒,以利于贮存和运输。收获不宜过早,也不宜过晚。过早收获,会因籽粒不饱满而影响总产量;收获过晚,易出现脱粒落粒,收获不及时遇到雨天易造成受潮发霉,影响产量和质量。

9注意事项

1)生产中,施肥追肥时要均衡,不偏食不少事、不漏施,保证各类养分的供应,促进植株长势健壮,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2)防治病虫害宜早不宜晚,宜早不宜迟。药物防治病虫害时,要几种药物交替使用,不可单一用药,避免因病菌害虫产生抗药性,而影响防治效果,导致产量和质量的下降。

9.3瓶装、袋装化肥或病虫害药物,在使用后应将废弃瓶、袋收集起来,带离田外,集中处理,不能随意丢弃在田间,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生产中,要提高小米的产量和质量,就要提高种植技术,还要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浇水,科学施肥追肥,及时防治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只有细心管理,才能确保蜘蛛健壮生长,才能实现增产、增收、增效的目的。李雷 

 

 

2020年11月10日 13:49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