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电话

    • 19990789788
    • 0451-82626294
    • 服务时间

    •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 微信二维码

浅谈稻田养鱼技术

首页标题    水产渔业    浅谈稻田养鱼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稻田养鱼以其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大大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在种植养殖过程中得到了普遍推广稻田养殖是仿自然生态系统生物结构原理建立的人工生态系统,是立体农业结构的一种形式。它充分利用稻田生态条件,创造稻鱼共生的良好生态环境。本文旨在分析总结稻田养鱼技术,望能够为稻田养殖生产提供一定参考

中国是世界上发展稻田养鱼最早的国家, 稻田养鱼在中国具有历史久、面积大、分布广、效益好的特点, 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稻田养鱼目前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也受到了越来越多养殖户的重视与关注,逐渐成为水产养殖业中的新亮点。

一、稻田养殖的类型

1稻田养殖的基本原则是以种植水稻为主,兼顾养殖水产品。稻田养殖养殖目前有三大类。

(一)稻鱼兼作

稻鱼兼作也被称为稻鱼并作,是指种植水稻和养鱼同一时间进行,水稻和鱼共同生活生长在稻田中,双方互利互惠。这种模式是我国目前稻鱼养殖最主要的方式,既可以培育鱼种,又可饲养成鱼。

(二)稻鱼轮作

稻鱼轮作是指在稻田里水稻和鱼轮流种养,即在稻田里收获水稻后,利用闲隙时间养鱼。

稻鱼轮作又可分为几种模式:一是稻 ─ 鱼组合,即每年只种一季水稻(早稻、中稻、晚稻),水稻收割后灌水养鱼;二是早稻 ─ 鱼 ─ 晚稻 ─ 鱼组合,即一年之中种两季水稻养两次鱼;三是麦 ─ 鱼 ─ 稻组合,即在小麦收割后蓄水养鱼,最后再种水稻。由于种稻和养鱼不在同一时间,鱼的活动空间更大,方便投饲和管理,产量相比稻鱼兼作高,效益更好。

(三)稻鱼连作

这种模式是指利用稻鱼共生期,又利用闲隙期进行,即先稻鱼兼作,后采取稻鱼轮作的方式养殖。

二、稻鱼工程类型

根据稻鱼工程形式的不同,稻鱼养殖可分为平板式、鱼凼式、深沟式、流水沟坑式等等。

(一)平板式

又称为平田式,一般来说,此种方式稻田养殖除了开设鱼沟、鱼溜以及在排水口建好拦鱼设备外,不再增加其他设施,因而水体小,产量较低。

(二)鱼凼式

也叫田头坑养殖模式,再稻田中或田边修建鱼凼,鱼凼与鱼沟相通,既有利于养殖,也可以增强稻田抗旱能力。

(三)深沟式

即在稻田中或在田边开设深沟,宽沟,这种方式和鱼凼式养殖,都是引进池塘养鱼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稻田养鱼模式,既增加了稻田蓄水能力,也增大了鱼类的活动空间,此种模式产量较高。

(四)流水沟坑式

此种模式是仿流水养鱼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有一定集约化程度的稻田养殖技术,一般养殖产量较高。

三、养殖稻田的选择

稻田的选择很关键,由于各地气候条件、耕作方法、地形地貌以及水稻品种的差异,在养殖稻田的选择上也有所不同,各有侧重。因而,要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选择。

(一)水源

水源是否充足、排灌是否方便、是否具有良好的保水能力以及日照时间是否理想等都是主要的考虑因素。应尽量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没有污染,排灌方便,旱季不涸,大雨不淹。

(二)土壤

要选择保水力强的壤土或粘土,砂壤土次之。沙泥田渗漏严重,肥料流失快,有机质含量少,土壤贫瘠,一般不宜选用。

高度熟化、高肥力的土壤,灌水后易起浆、易闭合,干涸后不板结,容水量大,不滞水、不渗水,保水力和保肥力较强,使田水保持较长时间,特别是鱼沟、鱼凼里的水要经常稳定在所需水深,这样水温也较为稳定。

垄稻沟式稻田养殖,以耕作层深的稻田、潜育性稻田、冷浸田、烂泥田和低洼稻田尤为适宜。

(三)地形和面积

应选择地势平坦,坡度小,光照充足,周围无大的遮阴物。田埂要牢固,防止暴雨冲垮田埂。面积的选择上,要根据不同的养种类、养殖规格、养殖时间来决定。

四、田间工程建设

(一)田埂的加高与加固

稻鱼养殖田埂可结合冬季农田建设时加固、加高,一般要加高到50厘米以上,顶宽30 ~ 40 厘米,底宽50 ~ 60 厘米。冬水田田埂要加高到80 ~ 100 厘米,顶宽60 ~ 80 厘米。要求大雨时不漫埂、不垮。有条件的可用石料、水泥板、三合土护坡或就地取材,用竹枝、树条护坡,以确保田埂坚实,经久耐用。

(二)拦鱼和进、排水设备建设

为了防止逃鱼,方便进、排水和保持田地里一定水位,一定要建设好进、排水口和拦鱼设备。进、排水口的拦鱼设备,最好用竹条、柳条、窗纱、铁丝网等做成。

进、排水口的大小,根据面积和下大雨时的排水量来决定,稍宽为宜,以利于稻田里积水迅速排出。进水口需高出稻田水平面10公分左右,排水口要与稻田水平面略低一些; 进、排水口应用石块或砖砌坚实,防止因长时间的水流冲刷,导致田埂崩塌。进、排水口要选择在相对应的两角田埂上,让水流更加通畅、均匀地流过稻田。

五、鱼类病害防治

常见鱼病主要是细菌性皮肤病、烂鳃病、肠炎等。防治原则是“以防为主,以治为辅”。下苗前需要对稻田消毒,除此之外需定期对稻田进行消毒。常用方法是每亩用0.1Kg漂白粉或2公斤生石灰兑水泼洒。

迄今为止,我国发展稻田养鱼已经有几千年的发展。而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代农业技术日益成熟和扩大推广,应将新的技术应用在稻田养鱼的过程中,要结合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发现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促进稻田养鱼的健康发展,推动农业进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2020年11月10日 14:05
浏览量:0
收藏